历史沿革
萧县政协

历史沿革

信息来源:萧县政协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11-13 



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,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,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。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》规定: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,政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。自 1949 年成立以来,人民政协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,团结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、人民团体、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,同心同德,群策群力,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,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,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,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,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

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萧县委员会(简称“萧县政协”或“县政协”)是中共萧县县委领导的人民政协地方组织。19811217日至24日,政协第一届萧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萧城召开,宣告萧县政协正式成立。




上世纪80年代,即县政协组织诞生和起步阶段,县政协为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拨乱反正、落实政策、沟通两岸亲情、团结各界人士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、共赴四个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。




上世纪90年代,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,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于全县各地。协力改革开放,团结经济领域里的这一支重要力量,发挥他们代表人士的新作用,成为这个阶段县政协的一大工作特色。




本世纪前十年,随着中国加人WTO和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、关注弱势群体新战略的提出和实践,县政协坚持与时俱进,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,努力推进工作创新,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。同时,结合萧县各阶段的政治、经济、科教文化等重大任务,政协工作坚持既服务大局,又拾遗补缺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诸如推动台胞与在萧亲属的联系及祖国统一联谊的工作,民主政治建设中对执法职能部门的评议监督,萧县书画事业、民营经济包括防腐蚀业、萧县民办教育发展,以皇藏峪为代表的旅游业的开发,以至萧县残疾人乒乓球队的发展壮大等等,都倾注了萧县政协的大量心血。




中共十八大以来,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,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,以“三心两进一流”(拥护核心、围绕中心、凝聚人心;党委、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,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;打造一流机关,形成一流的履职能力)为工作理念,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,服务中心大局贡献力量,聚焦改革发展履行职能,推进协商民主发挥优势,强化民主监督畅通渠道,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础,人民政协事业开创新局面、实现新发展,为萧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。




上一篇: 政协性质

下一篇: 政协职能